1 1
2 2
3 3
4 4

产品分类

这是描述信息
/
/
秋冬季节,如何降低猪场蓝耳发病率

秋冬季节,如何降低猪场蓝耳发病率

  • 分类:实证案例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11-16 09:07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秋冬季节,如何降低猪场蓝耳发病率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实证案例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11-16 09:07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秋冬季节,如何降低猪场蓝耳发病率
 
秋冬季日渐降温,早晚温差大,给猪场生产带来一定挑战。特别是雨雪天气,气温骤降,猪群应激大,蓝耳病发病率增高。猪场需要在秋冬季加强常发病的控制,降低蓝耳病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。
 
秋冬季湿冷天气便于蓝耳病传播,加上有些猪场秋冬季饲养密度较大、通风不畅,导致蓝耳病在秋冬季高发。我国蓝耳病的毒株“内卷”严重,既有经典毒株,也有高致病毒株,活疫苗毒株也不少,田间重组变异较为普遍。当前流行毒株以NADC30-like为主,部分地区NADC34-like的流行率也在上升,都增加了蓝耳病的防控难度。没有地理优势和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,蓝耳病的净化和阴性维持都存在巨大挑战。
 
 
 
蓝耳病病毒(PRRSV)可导致肺部感染。同时PRRSV也能导致母猪群繁殖障碍,造成猪场巨大经济损失。
 
1、母猪繁殖障碍比例增加,妊娠各阶段出现高烧、低温症频发,采食下降;感染母猪妊娠后期流产、预产期推迟;感染母猪产弱子、死胎数增多;哺乳期无乳综合症;感染母猪不发情、返情率高。
 
2、哺乳仔猪腹泻频繁,母猪感染后散毒感染哺乳仔猪,表现水样腹泻;仔猪伴随有结膜炎;仔猪猪瘟抗体减弱;仔猪感染日龄越早,死亡越高。
 
3、呼吸道问题复杂化,反复率高,仔猪从出生到出栏任何阶段都可发生呼吸道疾病;激发感染细菌性疾病,使呼吸道问题复杂化;对症治疗难度大,效果差。
 
目前阳性稳定状态符合大部分猪场的生产目标,疫苗免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达到目的的工具,但蓝耳病疫苗无法解决所有问题,而且过度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,也会增加病毒重组变异的风险。要想维持蓝耳病阳性稳定状态,在疫苗免疫的基础上,同时还要进行大群蓝耳病毒的净化和压制,一般要选择清瘟解毒和扶正增免中药提高大群的非特异性免疫,降低蓝耳病毒载量和病毒血症,降低蓝耳发病率和危害。
 
 
【免责声明】 文章来自网络,我们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。仅供读者参考。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 

版权所有:天津市圆鼎饲料有限公司 津ICP备19001476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天津